大众网记者 张玉 曲顺 青岛报道掌心策略
当“一生有爱何惧风飞沙”的旋律在青岛夜空响起,当万千歌迷奔赴一场音乐盛宴,有这样一群“青”力军,用责任与热情守护每一段奔赴热爱的旅程。10月24日——26日,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“青心护航”志愿服务团队与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深度联动,为张杰青岛演唱会期间的出行打造了一条温暖畅通的“护航通道”,用实践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

专业技能打底,筑牢服务根基
“不仅要知道引导路线,更要懂礼仪、会沟通,才能真正帮到乘客。”在志愿服务启动前,团队不仅邀请青岛地铁工作人员详细讲解重点站点的客流分布、换乘路线、售票机操作流程等核心工作内容掌心策略,还围绕服务礼仪开展系统化训练——从微笑的弧度、沟通的语气,到应对突发情况的技巧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。“遇到乘客咨询时,要先主动微笑,再清晰解答;若出现排队拥堵,需及时引导分流,坚决避免与乘客发生冲突。”培训老师的叮嘱,成为志愿者们牢记于心的服务准则。通过模拟演练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志愿者们提前熟悉工作场景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,为活动当天的高效服务筑牢根基。


一线冲锋在前,书写青春华章
演唱会的傍晚,青岛地铁重点站点的客流逐渐攀升,“青心护航”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迅速进入“战斗状态”。他们身着统一的红色志愿服装,分布在出入口、售票机旁、换乘通道、站台等关键位置,成为地铁站内一道亮眼的青春风景线。
“您好,去演唱会场馆从哪个出口出去更方便?”面对歌迷们的高频咨询,志愿者们都化身“活地图”,结合提前熟记的路线信息,耐心细致地给出指引、主动带领乘客找到正确的出口。当售票机前出现排队长龙时,志愿者们立即上前协助操作,帮助乘客快速完成购票、充值掌心策略,大幅缩短了等候时间;志愿者们穿梭在拥挤的站台与通道间,及时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、保管好随身物品,用温和的语气和坚定的身影,化解了人流带来的拥挤与匆忙,为现场秩序筑起一道坚实的“青春防线”。不少歌迷在得到帮助后,主动向志愿者道谢,一句句“辛苦了”“谢谢你”,成为志愿者们心中最温暖的回馈。


校企合作赋能,共筑城市温度
“这次志愿服务,不仅让我们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、应急处理知识用在了实践中,更是切实感受城市轨道交通的魅力与为城市服务的价值。”本次活动的志愿组织者刘蕴颉同学感慨道。另一位组织者代米粒同学认为“直面大客流的时候,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,这比任何的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都更真实、更有冲击力”。作为机电工程学院打造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,“青心护航”志愿者服务团队始终坚持“以专业服务社会,以实践锤炼本领”的理念,此次与青岛地铁的合作,既是校企合作的生动实践,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本次活动负责老师王润斯表示,本次志愿活动是学院团委牵头,城市轨道运营专业的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,该专业课程体系聚焦站务员岗位核心能力,重点培养客运服务、行车组织、票务管理和应急处置等专业技能,目前已成功培养三届站务运作订单班学生。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相结合,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,也能为城市公共服务注入青春力量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校企合作单位联动,拓展志愿服务深度与广度,让志愿之花在更需要的地方绽放,为城市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。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